首页 > 写作助手列表> 我是新手想写一篇科研论文怎么写?

我是新手想写一篇科研论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1-25

<p>  1.科研新手在了解一个新研究领域的时候,是应该先泛读多篇文献建立知识架构,还是先精读一篇高水平文章呢?</p><p>  老师:这个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自己能够看懂自己手头的文献就可以了,不用太在意先后顺序。我以前做学生时,一开始读不懂高水平的文章,就看英文的4页会议论文,再把会议论文和这位作者发的长文章结合起来读,就更进入状态,能够读懂。初学者可以把原始的科研论文(实验论文)和这个领域的通俗的综述结合起来读,无论哪个先读、哪个后读,也可以交错读(就是读一些原创文章,再读几篇综述,再读新的原创文章),这样能进入状态。还有,把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把读文献和组会报告相结合。</p><p>  2.有时候组会汇报的某篇参考文献内容特别多,如何选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应该选取这篇文献中的哪些部分作为组会汇报的重点?</p><p>  老师:抓住主干线索——别人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在这主干部分之前,加上“研究背景”,即别人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在主干部分之后,简短说出本文的意义(或者对你的启发)、你认为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今后可以做什么。这样,你既讲出了别人的东西,又展示了自己的思考。讲的时候,要注意有详有略,特别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比如你讲别人证明了什么,你只需要适当详细讲1-2个证据,然后说:“他们还做了什么”,把PPT快速翻过就行了。如果听众有疑问,自然会叫停或者在讨论时提问的。</p><p>  3.在看文献的时候,会遇到自己之前并没接触过的表征手段,请问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应该花多少时间对待呢?怎么快速弄懂表征背后的意义?</p><p>  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表征的原理和这种图代表的意思,那么以后就会明白了。当然,你也可以被动地接受作者说的结论、对数据的解读。过一段时间,看熟了,就明白了。</p><p>  4.开展一项新的研究方向,前期文献调研之后,英文文献看不懂,在看文献的初期可以借助翻译助手吗?这样会不会不利于提高英文水平?</p><p>  老师:查阅单词还行,但通篇翻译成中文就不好了。读博士、读硕士,就是需要你能够看懂英文的文献的啊。循序渐进、多看几篇,自然能适应了。</p><p>  5.我现在一年级,在调研新课题时对某个方向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握不太好,看综述时会觉得已经有很多问题在被解决,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具体到某个问题的话思维有些局限性,也没有太创新性的想法,请问您对调研新课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p><p>  老师:无从下手时,你应该有些外援“预先的输入”或者“定调”。也许你的导师和师兄对这个课题的大方向更加清楚,因此你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特别是师兄,有一些前期实验,知道哪条路有黄金,哪条路是火坑。而且,做科研一般总是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做得,最好能沿着一定的体系、思路,而不是跳开课题组的范围另起炉灶。另起炉灶不是不可以,但容易遇到挫折,出现延毕的情况。我以前读硕士期间,不知道科研点子的时候,就翻阅文献,想到什么点子,就马上写在纸上,积累了七八个点子后,与老师商量后,花少量时间进行初步尝试,就是先看看效果好不好。效果好再批量合成样品,做更系统的测试。哪个效果最好,就先做哪个点子,做到“管饱”(能发出一篇文章)。之后,再尝试别的点子。换而言之,还得找一个岸先把轮船靠上去,而不能一直在文献的海洋里游弋。</p><p>  如何阅读科技文献?</p><p>  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了。文献整理分类的时候实际就已经概括了各文献。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目的的文献读法?</p><p>  目的 1. 回顾重要内容的读法 ——take home message</p><p>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home message 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 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并且最好从 discuss 里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 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抓到重点。</p><p>  目的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introduction</p><p>  重点读 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Reference 中),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当然,读好的 review 也行,但这样容易使人变得懒惰。</p><p>  目的 3. 写文章的读法 ——discussion</p><p>  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 discussion 的时候,觉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地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 “照猫画虎” 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得多,你需要记的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地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p><p>  根据文献的类型来确定阅读顺序</p><p>  对于一个以前没有接触的陌生领域看文献的方式是先看中文综述,然后是中文博士论文,而后是英文综述,最后是英文期刊文献。</p><p>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自己要做什么。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解这行的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的制备、表征方法。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的想当然的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误区或造成歧义。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的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p><p>  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绪论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篇综述的。因为它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里面往往会提到国内外在本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方向。通过阅读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个脉络。</p><p>  英文综述,特别是那种 invited paper 或是发表在高 IF 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领域的大家写的。对此要精读,要分析其文章的构架,特别要关注作者对各个方向的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缺点的改进和展望。通过精读一篇好的英文综述,所获得的不只是对本领域现在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会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img src="https://pics6.baidu.com/feed/3b87e950352ac65cc30eb6d4dd75301792138a98.jpeg@f_auto?token=3a214437e11b5d3da33bdf78b644a5d4" alt="" width="640" align="" border="0"></p><p>  阅读文献中各个部分</p><p>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 Figure 及 Title 与 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p><p>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变得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p><p>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p><p>  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p><p>  5)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会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p>

论文发表期刊推荐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228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